根據EN 60825-1:2014+A11:2021標準,第5節(jié)“激光產品分類的確定”(Determination of the class of the laser product)主要涉及以下測試項目和要求:
1. 激光參數測量
激光輸出功率:測量激光產品的輸出功率,確保其在安全范圍內。
波長:測量激光的波長,確保其在規(guī)定的波長范圍內。
光束直徑:測量激光光束的直徑,評估其發(fā)散角。
發(fā)散角:測量激光光束的發(fā)散角,確保其在安全范圍內。
2. 激光輻射的測量
輻照度:測量激光產品的輻照度(輻射通量除以單元面積,單位:W/m2),確保其不超過安全限值。
輻亮度:測量激光產品的輻亮度(輻照度除以視場),評估其對眼睛和皮膚的潛在危害。
3. 安全防護措施的評估
光闌和防護罩:評估激光產品所采取的安全防護措施,如光闌、防護罩等,確保其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。
警告標識:檢查激光產品上的警告標識,確保其符合標準要求,告知用戶潛在的危險和正確的使用方法。
4. 激光輻射危害評估
皮膚和眼睛的紫外危害:評估200nm至400nm波長范圍內的光輻射對皮膚和眼睛的潛在危害。
眼睛的近紫外危害:測試315nm至400nm波長范圍內的光輻射對眼睛的潛在危害。
視網膜藍光危害:評估300nm至700nm波長范圍內的光輻射對視網膜的潛在危害。
視網膜熱危害:測試380nm至1400nm波長范圍內的光輻射對視網膜的熱危害。
眼睛的紅外輻射危害:測試780nm至3000nm波長范圍內的光輻射對眼睛的潛在危害。
皮膚熱危害:評估380nm至3000nm波長范圍內的光輻射對皮膚的熱危害。
5. 特殊波長范圍的附加要求
1250 nm至1400 nm波長范圍:新增了對1250 nm至1400 nm波長范圍內的激光產品的角膜保護附加要求。
6. 分類要求
消費類激光產品:如果產品被歸類為消費類激光產品,則必須符合EN 50689標準的要求。
1C類激光產品:對于分類為1C類的激光產品,必須符合EN 60601系列或EN 60335系列中適用部分的要求。
7. 測試方法
分類測試:根據標準中的表3、表4、表6和表7,確定激光產品的分類。
簡化評估:對于某些情況,可以使用簡化評估方法(C=1)。
角膜保護測試:對于1250 nm至1400 nm波長范圍內的激光產品,需要進行角膜保護測試。
這些測試項目和要求旨在確保激光產品在設計、制造和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性和可靠性,符合歐洲市場的法規(guī)要求。
返回頂部